English

新中国为什么没有民俗学理论?

1999-07-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真文 我有话说

1998年12月,作为“高等院校民俗学教学参考书”,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出版了,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原来说是“教材”,现在成了“参考书”,当然也是很好的。虽然不是教材,但总是引导青年人学习的重要参考,应该把青年人引入正路,并且要有较新的理论成果才好。这是我们所期望的。

看了之后,感到确有不少收获,一些部分写得比较充实。但集体写作,水平不齐也是事实。从民俗基本理论上看感到很不满足,观点陈旧,并且都是外国的,似乎我们中国就没有理论,这就使人感到非常奇怪:这要把青年人引向何方?

作为中国人编写的《民俗学概论》。理应重视总结中国民俗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本书副主编所写的《中国民俗学史略》一章却只写到1949年为止,对1949年以后新中国的民俗学研究的众多成果竟完全避而不谈,成了一个空白点。相形之下,《外国民俗学概况》一章对外国民俗学的介绍反而喧宾夺主了。英国、法国、美国、苏联、日本、韩国都列专节,并把美国作为“典范”来介绍,对日本、韩国现当代的民俗学家也都比对中国的介绍细致得多。似乎新中国就没有民俗学家,更没有新的理论。这难道符合实际情况吗?在第16章“主要民俗学流派及其方法”一节中,本应全面介绍最新研究成果,但作者只介绍了西方古典的神话学派、语言学派、人类学派、心理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地理学派和结构学派,竟完全没有中国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只到50年代的结构主义为止,对“文化模式”理论、文化相对论等新的理论方法更视而不见,更不用说《新华文摘》1997年第1期上中国学者的文章中对“文化相对论”的批评了。此书21页谈到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说同一作品在各地的变异“形成民间故事的不同类型”,这是对类型的误解,是不应有的常识性错误。因为“异文”并不等于“类型”。作者把二者搞混了。介绍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时,只介绍1937年德国学者艾伯华的书《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却对批评此书而新出的美籍华人丁乃通的重要著作不置一词。(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的译本)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不错,民俗学是世界性的学问,但中国的民俗学应该有中国特色,应该更重视总结中国人的民俗学理论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理论体系,而不能继续搞西方中心论的疲劳轰炸,而对中国人的理论创造抱虚无主义、不屑一顾的态度。教学用书要联系中国实际,怎能对新中国的民俗学理论完全抱虚无主义的空白态度。

我们需要充分借鉴、学习外国的民俗学理论成果,但不能照搬而要消化,并且要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新的理论创造,这才是我们的正路。《民俗学概论》理应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理论体系,研究和掌握民俗发展规律的任务,可是在书中这两点一个也没有提出,这种指导思想会把青年人引向何方?值得很好考虑。虽然外国的民俗学也压根儿没有明确提出掌握民俗发展规律以移风易俗的任务,但外国人没提过我们就不能提出吗?我们中国人难道就没有进行创造的权利和任务吗?

注:1《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许钰、董晓萍副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新华文摘》1997年第一期全文转载《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的长文《中国民俗大全》总序(段宝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